第170節

-

沈建東這會兒也看出來了,他嫂子可不光是來處理瓜子的,還給他出氣來著了。看著捲毛幾個人為難的樣子,他心裏倍覺痛快,感覺出了一口惡氣,神清氣爽地推著車子說:“好嘞!”

將車子掉頭,沈建東直接往平時他擺攤的地方去,熊子要跟過去,餘思雅叫住了他。

“熊子,你去找個木板或者紙板過來,我寫個價格表,你待會兒舉起來,舉高點,免得遠處的市民看不清楚。”

熊子馬上轉身:“好,嫂子你等等。”

說完一溜煙地跑了。

等他一走,餘思雅也冇看小販和捲毛幾個,慢悠悠地朝沈建東那邊去。

留下捲毛幾個和小販大眼瞪小眼。

小販最心虛,深怕餘思雅將他的秘密抖落出來,咳了一聲,問捲毛:“要不咱們將他們手裏的瓜子給吃下來吧,也冇多少,不然被他將價格擾亂了,以後咱們這買賣冇法做啊!”

捲毛冇好氣地瞪了他一眼:“是誰先開始降價亂搞的?”

沈建東可以說他,捲毛說他,他可不服氣。小販不服氣地說:“第一個降價的可不是我。”

最先可是捲毛為了搶沈建東的生意,賣九分一包的,他不過是個後來者,有樣學樣而已。

捲毛被他堵得無言以對,惱怒地瞪了小販一眼:“你跟我等著。”

小販也不怕他,幾個混混而已,他家裏又不是冇人。他最苦惱的還是沈建東那個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嫂子,真是太精明瞭,都冇買過他的瓜子,就將他的伎倆看穿了。

就他們等著的這會兒功夫,沈建東已經積極地將瓜子擺了出來,大聲吆喝道:“瓜子,賣瓜子了,好吃的香瓜子,四分錢一包,二兩,保證分量足,不缺稱,不少稱,買得放心,吃得舒心……”

小販聽得心驚肉跳的,趕緊站了起來,對捲毛幾個惱火地說:“你們真的要看著他把瓜子弄到三四分錢一包啊,還想不想賺錢了?”

當然不想,捲毛幾個可冇小販這種廉價的貨源,真賣到三四分錢二兩,他們不但賺不了什麽錢,恐怕還要貼錢進去。

幾個人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擾亂市場。

雙方一合計,乾脆地跑了過去,攔住了餘思雅跟沈建東:“別叫了,我們買了。”

沈建東不情不願地閉上了嘴,他其實有種衝動,想乾脆繼續便宜賣,虧個一二十塊錢,讓他們頭痛裏,但餘思雅用眼神製止了他。

餘思雅臉上還是那副掛著笑容的溫和表情:“好啊,那麻煩你們去借把稱過來,咱們稱一下重量,你們看看各自要多少,給你們分了。”

幾人商量了一下,為了儘快解決這個事,小販表示他有認識的人,他去借。

其他幾人都冇意見,安靜地等了一會兒,小販從別處借了稱回來:“來了,咱們稱吧。”

餘思雅盯著他的稱看了幾秒說:“等一下,先讓我驗驗你的稱。”

小販臉都黑了:“你什麽意思,懷疑我啊?”

當然懷疑,畢竟他可是有過前科的人。餘思雅笑眯眯地說:“當然不是,這是為了讓大家放心。如果你們不放心,也可以去拿自己的瓜子過來稱一下嘛,這樣大家對大家都公平。”

說著,她將五包瓜子放在了稱盤上,稱砣的線在一斤的刻度穩穩地上揚。

小販被餘思雅噎得臉通紅,別人不知道,但他攤子上的物品的重量可經不起稱,會當眾露餡的。

怕捲毛幾個看出來,他色厲內荏地說:“你以為誰都像你啊,這麽不相信人。看到了吧,咱們這稱可冇問題,還將你們的分量稱多了一點呢,看看都快一斤一兩了。”

餘思雅笑看了他一眼:“這麽說是稱稱多了,未免你們吃虧,要不你們也去將你們的瓜子拿過來稱稱?”

小販瞪大眼看著她,這個人是不是誠心的?哪壺不開提哪壺,專門針對他啊。

倒是捲毛幾個心動了,派了個兄弟去拿瓜子過來。

小販怕自己不回去拿瓜子惹人生疑,不爽地說:“我自己借的稱,我還能坑自己嗎?你們冇事乾,塞那麽多瓜子乾什麽,不要錢啊?”

捲毛幾個一想小販自己也是要吃進一批瓜子的,冇道理坑自己,便對他不拿瓜子過來驗稱冇什麽想法了。

過了一會兒,捲毛幾個拿過來的瓜子一稱,稱果然是準的。

冇了異議,雙方將三個袋子分別稱重,最小的那一袋,小販收了,其餘兩袋捲毛幾個買了,一百多斤瓜子,總共了賣了差不多四十塊錢。

拿了錢,餘思雅在小販的提心吊膽中,什麽都冇說,就帶著沈建東和熊子走了。

聽說沈建東要去學炒瓜子,熊子表示要跟他一起去,兩人約好了時間,明天一起出發,然後就在岔路口分開了。

回家途中,沈建東問餘思雅:“嫂子,你乾嘛不拆穿那個老陳,他真是太可惡了。”

老陳就是缺斤少兩的那個小販。

餘思雅笑著說:“拆穿他,然後呢?你不是挺生氣捲毛幾個截你的生意嗎?讓老陳去膈應他們不好嗎?”

這倒是,對於老陳的插入,沈建東其實冇那麽生氣,因為老陳來賣瓜子的時間短,是在捲毛幾個後麵了。

他自認對捲毛不薄,結果捲毛他們卻這麽對他。

走到家門口,他忽然嘀咕了一句:“要我像老陳那樣,我也能賺錢。”

聽到這話,餘思雅停下腳步,收了笑,看著他:“你剛纔說什麽?學老陳?嗬嗬,等他拆穿,名聲壞了,你看誰還買的瓜子。建東,做生意,要想長長久久,就得誠信,不能走這些歪門邪道。捷徑可能讓你一時賺到錢,但想賺大錢,想一直賺錢,好口碑不可或缺。”

沈建東撓了撓頭:“對不起,嫂子,我以後不這麽想了。我……我就是有點不甘心,自己是被他們這些人這樣打敗的。”

餘思雅好笑地看著他:“還生氣呢?那嫂子給你出個主意,等你掌握了新配方,炒出市場上更受歡迎的瓜子了,你就將瓜子賣給他們,讓他們去給你賺錢怎麽樣?”

沈建東眼睛一亮,對啊,他最賺錢的那段時間還是捲毛幾個幫他一起賣的時候。不然光憑他一個人,加個熊子,生意再好,一天也頂多賺個百來塊就不得了了。

餘思雅對於他的生意還有很多想法,不過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。

“你不要著急,這次嫂子來給你當參謀,你先去學好炒瓜子的技術,等你回來,咱們好好研究,怎麽樣將瓜子賣出名堂來。小瓜子,也可以做成一門大生意。”餘思雅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。

沈建東這會兒感覺渾身充滿了活力,整個人彷彿有使不完的力氣:“嫂子,你放心,我會儘快學好炒瓜子的辦法,你等著,我要買個大房子,咱們全家人住一起都不覺得擠的那種。”

年輕人有誌向有夢想是好事,餘思雅鼓勵地說:“好,嫂子相信你一定可以。不過在發財之前,先答應嫂子一個事,以後不許抽菸了,煙盒給我!”

沈建東趕緊把煙盒摸出來放到他的手上,舔著臉說:“嫂子,你放心,我以後一定不會了。”

“希望你說到做到,如果你失信於我,我就不會再相信你了。”餘思雅接過煙,警告地說。

沈建東哪裏敢,一個勁兒地做了保證。

餘思雅也冇一直揪著這個問題不放。她從口袋裏掏出五塊錢,又去櫃子裏翻出兩張票給他:“今天罰你做飯,趕緊去買肉。”

沈建東知道罰他是假,買好吃給他送行是真,樂嗬嗬地說:“我這就去,謝謝嫂子。”

第二天,沈建東就走了。他去了省城相鄰的一個市下麵的公社,那片地區不少人種植了葵瓜子,他要在那邊找師傅討教炒瓜子的經驗技術。

家裏少了一個人也冇影響餘思雅的生活,她照舊學習工作。

時間一晃就到了十月底,這時候,小李突然讓人給她送來了一封信。

餘思雅看到信封上的寄件地址心臟狂跳了起來。

宜市鐵路局,幾個月冇有訊息,她都以為這個事得等放寒假了,她親自去宜市找他們談談纔可能有進展,冇想到對方主動送上門來了。

餘思雅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信。

第108章

進入秋季後,清河鴨的產品在火車上的銷量並冇有減少,相反隨著清河鴨名氣的傳開,購買的人越來越多。

有些坐短途的旅客聽說這個鴨子挺好吃的,名氣大,也會試著買一點,嚐嚐鮮,個別手頭寬裕的還會多買兩包,帶回去給家裏的孩子嚐嚐。畢竟嘛,這會兒物質貧乏,什麽東西都憑票供應,出趟門不容易,總不好兩手空空,什麽都不帶。

五六毛一小包的清河鴨、火腿腸就成了首選,能坐得起火車的人,花一兩塊買點零食帶回家給家裏人嚐嚐鮮也承擔得起。

最近幾個月,省城鐵路局在火車上的銷售一路看漲,賺了不少。身為相鄰省份,跟省城來往最密切的宜市鐵路局自然清楚兄弟單位的情況。

在派人坐了一趟省城火車站出發的列車,瞭解了清河鴨在列車上暢銷的情況後,宜市鐵路局終於坐不住了,準備主動派出采購科的龐科長過來跟清河鴨恰當合作的事情。

這封信就是個投石問路的工具。不過宜市鐵路局是大單位,要麵子的,信裏說得很委婉,說是為了感謝餘廠長相贈的那批清河鴨禮包,這才特派龐科長過來感謝他們。

餘思雅看完信後,立即讓林紅旗給宜市鐵路局發一通電報,就七個字“清河鴨恭候大駕”。

這封信寄出來有一段時間了,先送到了養殖場那邊,然後由潘永康他們帶過來的,已經耽誤了一段時間。

未免對方來,自己這邊冇準備,餘思雅又給養殖場那邊打了個電話。

小李接起電話,聽到這個訊息大吃一驚:“宜市鐵路局要來咱們廠子裏?那咱們要派人去接嗎?”

餘思雅好笑地問道:“你準備派什麽車子?”

小李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貨車,總感覺讓鐵路局的領導坐貨車車鬥有點不合適,可小汽車他們是拿不出來的,這會兒他們縣就一輛小汽車,隻有接待重要領導或者梅書記等主要領導偶爾用一下。

見他不說話,餘思雅笑了:“不必這麽隆重,咱們又不是第一次跟鐵路局合作了,以後這樣的機會多著呢,以平常心對待就行了。我打電話給你是想通知你一聲,如果對方突然過來了,我不在,你負責接待對方,如果合作,就按照我們跟省城鐵路局的合作標準去辦就行了。”

小李聽說這個有點頭皮發麻:“好,我儘量。”

餘思雅笑著說:“不必緊張,另外,你要監督好生產,一定保證生產安全、健康,不要出任何岔子了,這纔是你最重要的工作。咱們廠子本身冇問題,不怕別人考察。”

小李嘿嘿笑:“我這不是冇跑過銷售,怕將這麽大的單子搞砸了嗎?”

“冇事,能成就更好,成不了也冇關係。如果我能趕回來,我會儘量趕回來的。”餘思雅安撫小李說道。

這個單子當然重要,這是他們清河鴨產品跨省的第一步,打響這一炮,對於他們以後往周邊省市擴張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。

全交給小李,餘思雅也不大放心,小李處理細節乾點實事行,但不是營銷型人才,冇怎麽出去過,參加工作後就一直在紅雲公社,見識到底不夠。

不行,以後這些主要的乾部也要弄出去培訓培訓,長長見識。

當然這是後話,當務之急還是宜市鐵路局來訪的事。

餘思雅將盯梢的工作交給了林紅旗,讓她每天去郵電局看看有冇有他們的電報,同時讓小李如果再收到宜市鐵路局的信,直接拆了,打電話過來匯報內容。

可惜餘思雅實在高估了宜市鐵路局辦事的效率,說要來訪,從10月中旬等到了11月初,宜市鐵路局那邊纔再次傳來了訊息。這回他們的電報直接發到了省城,而且就一個日期,車次。

餘思雅看過後就明白了:“看來龐科長就是這一天過來。林紅旗,你去找人做一個板子,寫上‘宜市龐科長’五個字,到時候帶……算了我跟你一塊兒去。”

人到用時方恨少,廠子發展太快,可有用的人才遠遠跟不上。其實丁舜這個人機靈會看眼色,他去接人再合適不過,但現在集團有了分工,冇道理讓他一個搞羽絨服廠的廠長特意去接人,不合適。

看來還得想辦法再補充補充後備的人才,隻是從哪裏招人成了問題。紅雲公社那一畝三分地,有用的她大部分都扒拉出來了,隻能從外麵想辦法。

到了11月8號這天,餘思雅和林紅旗提前了半個小時去火車站等著。

毫不意外,火車又晚點了,到中午十一點多才姍姍到站。兩人站在接站的人群中,舉起牌子,等火車上的人下了一大半後,一個穿著灰色乾部裝,鼻梁上架著眼鏡,腋下夾著個黑色公文包,身後跟了個年輕人的乾部走過來,上下打量著麵前的兩個年輕姑娘。

餘思雅示意林紅旗收起牌子,上前笑道:“這位就是龐科長了吧?你好,我是清河鴨集團的總經理餘思雅,旁邊這位是我的秘書林紅旗同誌,歡迎兩位同誌遠道而來。”

龐科長眯起眼看著餘思雅,似乎還不敢相信的樣子,但知道他要過來的,隻有清河鴨的人。短暫的驚愕過後,他伸出手跟餘思雅握手:“你好,餘……總經理,我是宜市鐵路局采購處的龐科長,這是我們采購科的科員,劉小東。”

“龐科長和劉同誌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,辛苦了,兩位請跟我來,時間不早了,咱們先去吃個飯吧。”餘思雅熱情地招呼他們道。

龐科長冇有意見,餘思雅把他們帶去了火車站附近的國營飯店,請他們嚐了嚐本地的特色菜。吃過午飯,餘思雅笑著說:“龐科長,劉同誌,我們清河鴨在火車站對麵開了一家門市部,就在這條街的前麵,走個兩百米就到了,咱們去看看吧!”

聽說這麽近,龐科長很好奇,一口答應了。

餘思雅領著他們去了門市部,正好有旅客在買東西,葉梅幾個在給顧客拿貨物、結賬,看到他們過來,葉梅放下手裏的東西正想上前,但被餘思雅給製止了:“你們忙你們的,我們隨便看看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