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試行改革

-

他的心中不禁一痛,這些百姓,本是他的子民,如今卻成了階下囚。

"將他們帶下去,嚴加審問。"宋徽宗沉聲吩咐,然後轉身回到禦書房。

他知道,這隻是問題的冰山一角。

他必須要做出改變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他坐回禦案前,開始沉思起來。

夜色漸深,禦書房內的燈火依舊明亮。

宋徽宗的身影在窗戶上投下了長長的影子,如同他此刻的心情,孤獨而漫長。

而在宮牆之外,那些普通百姓的生活依舊在繼續。

一直枯坐到天亮,宋徽宗纔拿起紙筆,然後在紙上重重的寫下了四個字:土地兼並。

如今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都是因為土地兼並,百姓們貧無立錐之地,所以才選擇了反抗。

如果不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,誰又會冒著被殺頭的危險,選擇刺殺他呢?

"想要改變天下的情況,隻有打破越來越嚴重的土地兼並,讓世家大族的土地流傳到普通百姓那裏,不然的話宋朝必亡!"

宋徽宗的筆觸在宣紙上重重一頓,那四個字彷彿承載著他所有的憂慮與決心。

土地兼並,這四字早已成為朝野上下忌諱莫深的話題,涉及的利益錯綜複雜,牽一髮而動全身。

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,恐怕就連他這皇帝的寶座也坐不穩了。

窗外的天空開始泛白,初升的朝陽將金色的光輝灑滿皇宮的每一個角落,象征著新的一天的來臨,也似乎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變革。

宋徽宗站起身,推開窗子,讓清新的空氣和微涼的晨風拂過他的麵龐。

今日必將是漫長且艱難的一日,他需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決心。

"傳我的旨意,召集三品以上官員,今日午時在文德殿議事。"他對身後的小太監吩咐道。

小太監領命而去,宋徽宗則轉身走向禦書房一角的銅鏡前,整理了一下衣冠,目光在鏡中與自己對視,眼中閃過一絲堅毅。

午時未到,文德殿內已是人聲鼎沸。

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齊聚一堂,個個衣著華貴,但麵色各異,有的神態從容,有的眉頭緊鎖,顯然對於突如其來的會議感到不安。

蔡京也在殿中,他站在群臣之中,目光不時掃向門口,似乎在期待著什麽。

今日這一議,關乎他自身以及整個大宋的未來。

終於,隨著一聲“皇上駕到!”的唱喏,宋徽宗步入文德殿,所有的聲音戛然而止,眾人齊刷刷跪下行禮。

"諸位平身。"宋徽宗的聲音平靜,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。

眾臣起身後,宋徽宗冇有廢話,直接切入主題:“朕召諸位來,是為了商討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並問題。"

"此事關係到朝廷穩定,百姓生計,不可不慎。”

一時間,文德殿內靜得能聽到針落。這個問題如同一個禁忌一般,無人願意率先觸碰。

土地兼並牽扯到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,任何改革都可能觸動他們的神經。

蔡京上前一步,打破了沉默:“啟稟陛下,臣有一策,或許可行。”

所有的目光瞬間集中在蔡京的身上,有的目光如刀,有的則充滿期待。

"講。"宋徽宗淡淡開口。

蔡京深吸一口氣,他知道此刻的表現關乎自己的一切:“陛下,大部分的田地都在世家大族手裏,想要獲得土地,朝廷也許可以花錢購買。"

"購買到土地之後,在租給各地的普通百姓種植,收取比世家大族更低的佃金,這樣一來百姓也能活下去。"

蔡京的計策剛出,就立刻有人搖了搖頭。

"此計不妥,朝廷去購買世家大族的土地,再分給各地的百姓?這需要花費多少金銀才能買得過來?"

反對聲中,一位身穿錦袍的大臣步前一站,他正是朝中有名的貪腐之臣,李邦彥。

他的麵色不似他人般擔憂,反倒帶著幾分輕蔑與不屑。

"蔡京,你此計雖出自善意,卻不免過於理想化。"

"世家大族的土地豈是朝廷能隨意買賣?此舉不僅動搖國本,更會激起豪強不滿,恐怕會引火燒身啊。"

李邦彥的聲音油然而生,似乎在提醒眾人,也在暗中指責蔡京的魯莽。

宋徽宗目光如炬,掃過李邦彥的臉,心知此人必有自己的算計。

他轉頭望向蔡京,見其麵不改色,心中暗讚其定力。

"李邦彥所言非無道理,但朕問心無愧,為百姓著想,何懼豪強之怨?"宋徽宗緩緩說道,聲音不高,卻在文德殿內迴盪,字字鏗鏘。

眾臣聞言,皆感心頭一震。

皇上之意已明,改革勢在必行,即便豪強不滿,也要為百姓謀福祉。

蔡京再拜道:"陛下英明。臣以為,購買土地一事,可先從皇家禦莊開始。"

"皇家禦莊遍佈天下,若能率先釋放部分土地給百姓耕種,必能立竿見影,穩定民心。"

此言一出,文德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。

皇家禦莊乃是皇帝的私產,任何變動都關乎皇權尊嚴。

群臣們紛紛低頭沉思,不敢輕易發表意見。

宋徽宗沉吟片刻,終於點頭:"蔡京所言有理。"

"傳旨下去,即刻起,將一部分皇家禦莊劃歸地方官府管理,按市價出售給無地的百姓,所獲之金用於賑災和治水。"

此令一下,文德殿內頓時嘩然。

誰也冇想到,皇上竟會如此果斷,將手伸向了皇家的口袋。

李邦彥臉色微變,他知道這不僅是對自己的打擊,更是對整個豪強的挑戰。

但他也明白,此時若再出言反對,無異於直接與皇上對抗。

蔡京則心中一喜,他知道這是皇上對他的信任與支援。

他深深一拜,表示感激。

宋徽宗揮手讓眾臣退下,隻留下蔡京一人。

他走至窗邊,望著外麵的朝陽,心中暗自思量。

"蔡京,朕知道你一心為國,但此事關係重大,朕要你親自負責此事,不得有誤。"宋徽宗轉身,目光如炬地盯著蔡京。

蔡京肅然應諾:"陛下放心,臣定當竭儘所能,不負陛下所托。"

宋徽宗點了點頭,他知道蔡京有能力也有魄力,此事由他來辦,自己可以安心不少。

而此刻的文德殿外,群臣議論紛紛,有的欣喜,有的憂慮,有的暗藏不滿。

一場關於土地兼並的改革,就此拉開了序幕。

而在這場改革的背後,是宋徽宗深深的憂慮與堅定的決心,以及蔡京那揹負著重任的肩膀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