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 玄城

-

樊氏說走就走。隻帶了兩個仆婦,一輛輕便馬車,快馬加鞭,不到2個時辰,入了上京城。

上京是當朝都城。一入城門,但見街道寬闊,房屋密集,行人交織,一派大氣都市繁榮景象。

馬車一路疾行,一直走到城東。街道上行人較少,安靜肅穆,道路寬闊,青磚鋪地,街道兩旁房屋建築高大,門宇硃紅,門前高大石獅和拴馬石安靜守護,更增添了幾分氣宇威嚴。

此處多為京師達官宅邸。

樊氏馬車一直走到一處大宅前麵。越過正門,輕車熟路走到南側角門,樊氏下了馬車。

這是她的母家——昌候樊府。祖上曾經因戰功卓著在萬敵叢中救過當朝聖上性命而被封,世襲罔替至父親樊延庭這一輩。雖冇有實職官職,但也享朝廷俸祿地位尊貴。如今父親已將爵位傳與自己的哥哥,每日隻喜歡求仙問道,四海雲遊,已經拜了師父,禮奉三寶,做了居家道士,道號“玄城”。

自古以來,道教徒在修持上就有“入世法”與\"出世法”兩種。

出世法即內修;入世即外修。出世行真功;入世法行真行。講究濟世利人,積功累德。期望經過修煉,成為上品之人。上品人天性純全,道根深厚,不教自知,又稱高明之士。聞道,便能領悟其奧妙,並且能夠虔誠地躬身奉道,勤而行之。凡是“道’所具有的特性--虛無、自然、清靜、無為、純粹、素樸、平易、恬淡、柔弱、不爭,都能從身上體現出來。這便是居家修行追求的最高境界,成為“上德之士”。

樊氏如今隻想儘快尋求父親幫助,救回被掠走的庶女曾凝。

早間聽到曾仕林細說原委,自己猛然悔悟鑄了大錯。如果不能救回曾凝,自己就算能保住曾府主母位置,也會與夫君間隙叢生,再無恩愛。那絕不是她想看到的。

守在角門的是一個樊府多年仆婦,見大小姐突然輕車回來,知道一定是有特殊急事。趕緊過來問好引路。

“父親在府中冇有?快帶我去見他老人家!”樊氏急問。

“在後院袇房!”

樊氏知道父親喜歡清靜,修行後自己修建了一個院落,日常修行和居住都在那裡。

於是快步走向後院袇房。

待到父親院中,見父親和一白袍老者正坐在蒲團上在院中石案上下棋。樊氏收了腳步,揮手示意身後仆人退下。自己整整衣冠,恭身站立。

那白袍老者手中執一黑子,看著眼前棋盤,

“如今兩方焦灼,局勢接近,勝負難料!依循方可破局:一是確保厚勢;二是打入破空、三是擴張模樣。

在確定破局方案前,需要冷靜準確知道對方弱點。如果對方選擇自補,那你也要從容跟進,接下來的發展難以預測。如果對方選擇攻擊,你也要行先手攻擊,這樣纔能有機會逃出!但也並未活淨,仍有被攻的風險。對方還會淺消陣勢,

並瞄著你方弱子,從而增進實空。從現今形勢判斷來看,打入效果不理想。

你可選擇跳出,這樣,整盤棋就會變得流暢!”

說完,那白袍老者看了看在旁邊垂手站立的樊氏。樊氏突然覺得頭皮發麻,全身一冷,明白此番話是說給自己聽的。但是又不甚全然明白。剛想再請老者詳細訓示,那白袍老者一揮佛塵,

“福兮禍所伏,禍兮福之所倚!當物則物,當心則心,心物無彆,心物一元!天機不可泄露!就此彆過!”

說完口唸道號“福生無量天尊!”,人影瞬間不見。

玄城仍麵對棋盤,似乎正在思索。樊氏不敢打擾,依舊垂手站立。

思忖良久,玄城似乎回過神來。看向樊氏,麵露慈父微笑。

樊延庭年近六十,身形挺拔,身穿黑藍居士服,神色平靜看向匆匆歸來的女兒。

樊氏深施一禮,

“翠兒見過父親!”樊氏眼中含淚。

翠兒是樊氏的乳名。在父親麵前,她好似又回到自己待字閨中的模樣。弱小真摯,希望得到父母幫助。

樊氏把上京城發生的事述說了一遍!說到曾仕林看向自己的憤怒和無奈,樊氏撲通跪在父親麵前:

“父親,女兒知錯了!如今大錯已成,如何彌補?求父親幫幫孩兒,不然女兒身負嫉妒狹隘之名,無顏再住夫家!”

玄城看著跪在麵前痛哭不已的女兒,心疼不已,上前扶起了她。

“人非聖賢,誰能無過?為父已得師尊教示,隻待從長計議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