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還有一副俊朗的外表

-

“今天麻煩大家了,讓你們跟著受累了,大家先吃飯,等過幾天我再請你們喝酒。”沈老頭喊。

跟著回來的村民笑著應下,拿起桌子上的饅頭開始吃起來,累了大半天還真餓了。

沈老太緊緊抱著錦寶“錦寶啊,你們可嚇死姥姥了…”

“姥姥,我們冇事,一點事也冇有。”錦寶還安慰起沈老太。

沈大娘給錦寶拿了兩個雞蛋和米粥過來“錦寶先吃點東西,等一會就去睡一覺,這天這麼冷,被困在下麵肯定受了不少罪。”

“對對,錦寶我們先吃飯,吃完飯就好好的睡一覺。”沈老太接過雞蛋給錦寶剝了起來。

*

三天後,衛繁被張知縣的人給請了過去,地方正是那個山上。

“衛大夫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的。”張知縣笑著看向衛繁。

他們周圍有二三十個大箱子,箱子全都被打開了,裡麵的東西不僅讓張知縣震驚,更是讓那些捕快不敢置信。

這麼多錢財,這要是貪婪一些的人就直接據為己有了,可人家衛大夫還表現的這般平靜。

“我們也算是誤打誤撞。”衛繁答道。

“你們誤打誤撞發現了這些錢財,還能保持初心,把這些告知本官,你放心,本官肯定會為你表上一功。”

“大人,發現這些的不止我一個人,衛繁不敢居功。”

張知縣笑著點點頭“你們都有功勞,都有。”

京城—早朝

有官員上了摺子,二十年前盧王謀反被抓,他當場自縊而死,跟著他一起消失的那十萬兩銀子找到了。

“是何人發現的?怎麼發現的?”趙爍問。

“回皇上,發現的地方是延臨府,汝元縣的一個鎮上的一座山上,是幾個普通百姓發現的,他們是上山采藥踩空掉進了陷阱當中…”

“微臣記得盧王之前確實去過延臨府,冇想到他把那批銀子藏的這麼深。”又一個官員接道。

“皇上,不知道這些錢財的是真的無意間被髮現…還是有所預謀…”

趙爍擺擺手“我看看摺子。”

那個大人趕緊把奏摺雙手奉上。

趙爍拿著摺子看了起來“一個大夫和他的夥計…”

“楊大人,你怎麼看。”趙爍看向一個瘦瘦高高的青年問。

被問的青年是楊來,皇後楊宛盈的哥哥。

“回皇上,微臣覺得這就是一場意外,這個姓衛的大夫我查過,他祖上還在皇宮當過太醫,家世很清白。

更何況,如果這個大夫有問題他就不會主動說出被埋的這批銀子,這麼多錢財他能做到絲毫不貪,已經很難能可貴了,在場的諸位大人又有幾個能做到?

所以微臣覺得要獎賞不能讓人家寒了心。”

“楊大人說的不錯,臣附議。”

“臣也附議。”

“楊大人,事無絕對,萬一他私底下拿了我們也不知道啊,再說那些錢是冇數的,我們隻知道是十萬兩…具體的數誰知道…”

楊來身邊的一個大臣接道,他看向楊來“楊大人還是太年輕了…”

“梅大人此話差異,那批銀子刻的都有記號,他們拿了也花不出去。”楊來身邊的官員接道。

“那不是還有很多金銀珠寶嗎?”

“就算他拿了點又怎麼了?他發現了我們一直尋找的盧王的十萬兩,就是大功,拿些錢怎麼了?”又一個官員懟道。

“行了,行了。”趙爍敲了敲桌麵“楊來。”

“微臣在。”

“朕派你去帶把那批銀子帶回京,順便查查那個大夫到底和這件事有冇有關係。

如果冇有你看著賞他們,那批銀子中應該有很多可以花用的。”

“微臣領旨。”

*

“大人,京城來人了。”張知縣正睡的香甜,被一陣敲門聲給喊醒了,還冇等他發火就聽見外麵喊京城來人了。

他趕緊從床上爬起來,手忙腳亂的穿起衣服“人呢?在哪呢?”

“在廳堂等著呢,看樣子官職還不低,大人你快點吧”外麵的下人催促起來。

張知縣匆匆忙忙的穿好衣服往廳堂跑去。

廳堂內

楊來正端坐在椅子上,他身後站著兩個手下,三人都是冇穿官衣,他們緊趕慢趕的終於到了汝元縣。

“大人…下官張…”

“張知縣請坐。”楊來指了指他下麵的位置,張知縣趕緊點頭坐下。

楊來身後的手下拿出一塊令牌遞給張知縣,這是證明楊來身份的東西。

張知縣看了一眼立即驚的又站了起來,向楊來行了個大禮。

這可是大理寺少卿,正四品,更是當今皇後的親兄長,太皇太後的親侄孫。

人家身份尊貴,張大人可是一點也不敢怠慢。

“張大人請起,你應該知道我這次來是為了什麼。”

“楊大人,下官知道,那批銀子都已經被運到了縣衙,不如下官帶大人去看看?”

“帶路。”楊來起身。

張知縣趕緊帶著人往外走。

“張知縣,你說發現這些銀子的是位大夫,他為人怎麼樣?”

“回大人的話,這個衛大夫在我們這還是挺出名的,他醫術高超,還有一手精湛的藥膳手藝,大家都稱呼他一聲神醫呢。

不說起死回生,他看過的病症就冇失手過,大部分都被治好了。

彆看他隻是為民間大夫,他不貪財,為人光明磊落,他還識文斷字,他家幾個侄子都是他給起的蒙。

你第一次見他根本猜不出他是大夫,開始我還以為他是書生,看著文文弱弱的,還有一副俊朗的外表,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女子為他傷情呢。”

楊來見張知縣對這個衛大夫話裡話外全是喜愛,可見這個衛大夫為人處事還算上等。

“大人,到了。”

*

“再過半個月就過年了,我們作坊打算後天就停工,也讓大家好好歇歇過個好年。”沈大林說。

一家人坐在堂屋商量事情,作坊的生意很紅火,他們村大部分每家都出了一個人在作坊做工。

這天越來越冷,錢是掙不完的,還是要以大家的身體為主,他們作坊已經有很多人手都凍爛了。

“那就先停工,明年天暖和一些再開工,做的這一批點心還有很多貨,差不多可以送五六次貨給他們。”陳香說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