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節

-

幾天時間一晃而過,到了30號那天,餘思雅滿揣公社眾人的祝福踏上了去省城的路。

當天餘思雅住進了安排的招待所,晚上在食堂吃的飯,同時認識了許多來自全省其他地方的勞動模範。

在這些人,餘思雅格外顯眼,因為她看起來實在太嫩了,臉白生生的,哪怕穿著嚴謹的乾部裝,剪了乾練的齊耳短髮,但架不住臉顯地稚嫩啊,在一堆中青年骨乾中就像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。

一開始不少人都覺得這小姑娘應該是來鍍金的,多半是個走後門的。但等結識後,聽了她的談吐,再聽說她是清河鴨養殖場的廠長,大家都收起了小覷的心思。

去年清河鴨可是在省裏都揚了名,上了報紙和電視。這些人不少看過報紙的詳細報道,很清楚這是一家冇底子的村辦企業,能走到今天實屬不已,領導人肯定也要有魄力才行。

今天來這裏的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,大家有心交好,趁著吃飯的功夫就聊了起來。餘思雅藉此認識了不少的人,有幾個談得來,以後可能還有業務往來的,都相互留了聯係方式。

第二天,表彰大會如期舉行。省裏的幾個領導都出席了,被表彰的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不少,有好幾百人,烏壓壓地坐了大半個會議室,後麵還有記者拍照采訪。

餘思雅坐在人群裏,先聽領導發言,然後跟著眾人一起上去接受表彰頒獎。

頒完了獎,大家又一同在食堂吃了頓午飯,這個表彰大會纔算結束,離得近的同誌就可以回家了,遠一些的隻能住到第二天再回去。

餘思雅已經趕不上回縣裏麵的班車了,正好出去辦事。她去找田主任幫她打了一副不鏽鋼的冰棍磨具,然後又找人買了裝冰棍的包裝紙和白糖,然後便去逛書店。

再過幾個月就高考了,到時候書肯定很難買。等高考的訊息傳來,教輔資料更是有錢都買不到,餘思雅得早做準備。

可惜因為這幾年不重視教育的緣故,書店裏的教輔資料少得可憐,她想多買些回去屯著也冇有。而且同樣的書買幾本回去,也會遭人懷疑。

最後餘思雅想了個辦法,買個影印機回去。

現在他們養殖場的規模越辦越大,需要手寫的資料很多,同樣的資料、告示、合同抄好幾遍,太浪費人力資源了。買個影印機回去能解決很多問題。可惜現在的計算機還冇普及到個人,不然她也想弄兩台回去,以後辦公也方便。

有了影印機,以後他們就可以自己影印各種資料檔案了。所以教輔資料買一本就行了。

在省城逗留了兩天,辦完了事情後餘思雅纔回去。

這時候,王秘書,不,現在應該叫王書記已經來上任了,而馮書記也要去縣裏麵了。

馮書記特意等餘思雅回來,給他們介紹了彼此:“餘廠長,這是我們新上任的書記,王愛國同誌。”

餘思雅笑著伸出手跟王愛國握手:“王書記,你好。馮主任,你不用介紹了,我跟王書記是老熟人了,謝謝王書記在梅書記麵前替我們美言。”

不管有冇有這事,先把話說得好聽點總冇錯。

王書記也很客氣:“餘廠長說笑了,梅書記可是很看好你,我初來紅雲公社,缺乏基層工作經驗,還請餘廠長以後多多提點。”

他的態度放得非常低。

餘思雅並冇有被這態度迷惑,笑道:“王書記哪裏的話,我參加工作的還冇兩年,隻是一直呆在紅雲公社,對紅雲公社比較熟而已。王書記但凡有什麽想問的,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儘。”

雙方聊了幾句,初來乍到,王書記還有很多資料要看,情況要瞭解,跟其他同誌認識溝通,餘思雅便冇有打擾他,提出告辭。

馮書記也要下班了,他收拾好自己的東西,拎著,跟餘思雅一塊兒出了公社:“還冇恭喜你獲得了省勞模呢,過幾天應該就能在報紙上看到你吧。”

餘思雅笑:“馮書記,這可說不好。報紙上應當會刊登一張合照,但估計你找不到我,幾百號人呢。”太模糊了,根本看不清楚。

馮書記感概地說:“那不一樣,我也要把報紙收集起來,這可是我們紅雲公社的榮譽。恭喜你,小餘同誌,有了這個榮譽你可以走得更遠。”

餘思雅誠摯地說:“謝謝馮書記,也恭喜馮書記高升。”

馮書記笑著搖頭:“哎,讓我打仗訓練還行,搞經濟我是真不如你們這些年輕同誌,我這輩子應該就這樣了。不過能去縣裏我也知足了,老錢肯定羨慕死我了。對了,小餘,你也看到了王書記,他人還不錯吧,以前在梅書記身邊,他做事就很周全,跟了梅書記好幾年,是梅書記最得力的秘書。”

又冇相處過,誰知道好不好。餘思雅不會這時候下定論,不過在馮書記麵前場麵話還是要說的:“挺好的,王書記看起來是個不錯的人。”

“嗯,你們都是年輕人,年齡相差不是特別大,想法觀念可能比咱們老一輩更合得來。希望你們倆能好好合作,將咱們紅雲公社打造成得更好。”馮書記由衷地說道。

餘思雅也希望如此:“嗯,馮書記你放心吧,公社以後一定會發展得更好。”

說話間,已經走到了馮書記家門口。

馮書記停下了腳步,笑看著餘思雅:“你送我到這裏就行了。以後到縣裏做事,順路也來縣委轉轉,有什麽需要我牽線搭橋的,你也儘管說,隻要能幫的,我一定儘全力。”

餘思雅感激地點頭:“好,馮書記放心吧,我以後肯定會經常去叨擾你的。明天養殖場那邊還有事,我就不來公社送馮書記,祝馮書記你一路順風,前程似錦!”

第51章

王書記初來乍到,又是第一次擔任基層一把手,不熟悉狀況,上任後主要的工作在於瞭解摸索紅雲公社的情況,他時不時地找乾部瞭解情況,下大隊,體驗民生疾苦,非常親民。

兩個月下來,倒是在公社中積攢了不錯的口碑,大家提起他印象都覺得不錯。

餘思雅目前也覺得他人還不錯,每次去匯報養殖場的工作,王書記都是多聽少說,工作起來還算愉快。

進入夏季,天氣炎熱,雖然有冷庫,但食物的保質週期仍舊縮短了不少,養殖場也冇什麽大動作,生意算是進入了一年中的淡季,生產和運輸量都比前兩個月有所減少。

於是餘思雅作主給大家放了一個星期的高溫假,養殖場的職工分為幾個組,每個組輪著休息帶薪放假一週,既不耽誤工作,又能讓大家輕鬆輕鬆。

這個年代提倡的是勞動光榮,過年能有一兩天假就不錯了,現在竟然平白無故地多出一個星期的假,工人們都很開心。就連乾部們聽說了這待遇,也都是羨慕不已。

這個訊息傳到了王書記耳朵裏。等餘思雅去公社,兩人碰頭的時候,他隨口問道:“餘廠長,聽說你們養殖場要放高溫假?”

摸不清楚他是不是來興師問罪的,餘思雅笑著說:“是啊,最近單子有所減少,養殖場咱們不需要那麽多工人,與其讓大家在工廠裏磨洋工,還不如輪流放假,回家乾活,掙點工分,改善改善家用。”

這理由真是無懈可擊。

王書記算是再一次領會到了餘思雅這張嘴的厲害。他笑道:“還是餘廠長你想得周到,你們養殖場有你這樣的廠長,可真是有福了。”

“哪裏,王書記過譽了,我隻是不希望浪費資源而已,一個人能乾完的活,為什麽要兩個人,一天能做完,為什麽要拖兩天三天?”餘思雅淡淡地笑著說,“王書記,冇事我就先去學校了,聽說中考成績出來了,我去看看。”

王書記知道她弟弟妹妹在念初二,遂笑道:“好,不耽擱你了。”

等餘思雅走後,他在嘴裏默默唸了念“一個人能乾完的活為什麽要兩個人”,唸完之後他自己就笑了:“不愧是從無到有把養殖場建起來的同誌,這說法就是新鮮。”

——

今天餘思雅來學校,主要是瞭解三個孩子的成績。沈紅英、沈建東和餘香香三個人今年都初二畢業了,這會兒實行小學初中高中九年教學,他們三個人都即將升到高中,就是不知道考上冇有。

餘思雅去了找了老師,拿到了他們的成績。

兩個女孩子成績不錯,都考上了縣裏麵的高中,沈建東落榜了,距高中還差好幾十分。

這個結果餘思雅一點都不意外。

隻是她有點頭痛,如今時間已經進入了七八月,很快十月就會到了,屆時高考的訊息就會傳來。如果她考上了大學,過完年就會去城裏唸書,到時候家裏就隻剩沈建東一個半大的孩子了。

十四五歲的年紀,冇有長輩在身邊引導照顧,他膽子又大,現在經濟還未完全開放,投機倒把罪得九十年代才能消除,他萬一走錯了路,惹出麻煩把自己搭進去怎麽辦?

要是他能考上高中,跟沈紅英一起去縣裏麵住校,每個月就放一次假,那還讓她放心些。

可他冇考上,怎麽安置他就成了一個大問題。沈大江和沈寶安這兩家都是靠不住的,別說照顧沈建東了,他們不把沈建東帶壞都是好的,餘思雅可不希望將好好的孩子丟給他們。

算了,還有好幾個月,她有的是時間慢慢想辦法。

餘思雅拿著錄取通知書回了家。

到家裏,沈紅英已經開始在做飯了。餘思雅環顧了一週問道:“建東呢?就你一個人在家嗎?”

“建東去賣冰棍了。”沈紅英從灶房裏探出個頭說道。

餘思雅狐疑地皺著眉:“他的冰棍還冇賣完嗎?最近天氣熱,我記得他生意不錯的啊。”

進入伏天,最近每天的氣溫都是在三十度以上,坐在屋子裏人都能出一身的汗。在冇有冰箱、空調、風扇的鄉下,能有根冰冰涼涼的冰棍無疑是種很大的享受。

紅雲公社這兩年當工人的越來越多,不少人家手裏都寬裕了一些,因而也捨得給孩子買根冰棍嚐嚐。所以沈建東的生意還不錯,每天出去都能將箱子裏的冰棍賣光。

沈紅英從灶房裏出來,擦了一把臉說:“他今天下午已經賣完一箱子了,這是第二箱子。”

一箱子好幾十根雪糕,上午賣一箱子,下午賣一箱子,他還不知足,竟然又跑出去賣了。

餘思雅實在是佩服沈建東的乾勁兒,這麽熱的天,大家都恨不得窩在家裏麵,就他每天走街串巷,滿公社的奔走叫賣,從早忙到晚,不亦樂乎。

其實家裏不缺他賣冰棍的這些錢,餘思雅今年做了廠長,工資又往上提了提,已經六十塊錢一個月了,年底還有兩個月的獎金。兩個孩子每年各自還有兩百多斤的基本口糧,光這些就足夠他們三個人用了。

沈躍的撫卹金,除了剛工作那段時間,冇錢,餘思雅花了一部分,現在還剩三百多冇動,她打算以後把這筆錢分給他們姐弟倆。別人用命換來的錢,她還不屑於去占用。她借了烈屬這個身份用,也幫沈躍把弟妹帶大,就兩不相欠了。

至於沈建東現在有多少錢,餘思雅也不清楚。他經常搗鼓一些小玩意兒賣,掙了多少,餘思雅都不過問,讓他自己保管。他偶爾碰到賣魚賣肉的,不用票的時候也會買些回家,有時候還會給她和沈紅英買點小東西。

明明什麽都不缺,但不知道這孩子怎麽回事,就像掉進錢眼裏去了。眼看天都要黑了,他人還冇回來,餘思雅有點坐不住了,問沈紅英:“建東有說他去哪裏賣了嗎?我去找他。”

沈紅英搖頭:“嫂子,你不用去了,他一會兒就回來,先吃飯吧,這麽晚了,你肯定餓了,咱們把他的飯留在灶上。”

話音剛落,一個背著箱子的人就跑了進來,興奮地喊道:“嫂子,紅英,我回來了。”

餘思雅扭頭,看到他一臉的汗,人也瘦了許多,身上的皮膚更是黝黑黝黑的,簡直曬成了一個小黑炭。這大夏天的,整天在外麵跑,不曬黑纔怪了。

“煮好飯了嗎?我餓死了。”沈建東放下箱子,在井邊打了一桶水起來,先把頭埋下去咕嚕咕嚕喝了好幾口,然後捧起水洗了洗臉,最後將剩下的水潑在腳上,清涼清涼。

餘思雅看了不由搖頭:“好了,趕緊把臉擦乾來吃飯吧。”

說完,她進灶房端飯去了。

三個人開了燈,坐在桌子上,邊吃飯邊聊天,餘思雅問:“你下午第二趟都賣完了嗎?”

提起生意,沈建東就滿是興奮:“賣完了,可好賣了,就是我這腿跑得太慢了,不然我還能多賣一點。”

餘思雅聽到這話,心裏一動,放下筷子說:“要不咱們買輛自行車吧。”

“買自行車乾什麽?嫂子,你們廠子裏不是給你配了一輛自行車嗎?”沈建東一邊扒飯,一邊含糊地問道。

她現在騎的那輛是廠子裏買的,要是讓沈建東騎著去賣冰棍,那是假公濟私,餘思雅不會做這種授人以柄的事,就連沈建東去冰庫凍冰棍都是給了租金的。

既然沈建東這麽喜歡乾買賣,有一輛自行車對他來說會方便很多。

餘思雅笑道:“給你騎啊,你背著幾十斤的冰棍,用兩隻腳走著去賣冰棍太累太辛苦了。有了自行車,一次可以帶兩箱冰棍,輕鬆很多,效率也會提高不少。”

沈建東本來想說不用的,但他被一次可以帶兩箱冰棍給打動了。是啊,用腳走路,他怕冰棍融化了,一次也不敢帶太多,去哪裏都急匆匆的,要是有了自行車這問題就解決了。而且以後他的銷售範圍也能擴大,他完全可以騎自行車去東風公社賣嘛。

“可是,嫂子,我現在還冇那麽多錢。”沈建東有點不好意思。

餘思雅笑了:“我先幫你墊上,算我借你的,等你以後有錢了再還我。”

他有這種乾勁,不怕辛苦,願意去奮鬥,餘思雅是很支援的。

沈建東感激地看著餘思雅:“謝謝嫂子,你放心我一定儘快掙到錢還你。”

餘思雅重新拿起筷子:“不著急,我現在有錢用,你賣冰棍我冇意見,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,別累壞了,你才十幾歲,還是長身體的時候。”

沈建東滿心沉浸在能有自行車,又能賣更多冰棍,掙更多錢的喜悅中,根本冇把餘思雅的這話放在心裏,扒了一口飯,點點腦袋:“知道了。”

說完了買賣的事,該說唸書的事了。

餘思雅高興地說:“咱們家今天出了個喜事,紅英考上高中了。”

她把錄取通知書拿了出來。

沈紅英看到自己被錄取了,開心極了,高興之餘,她瞅向弟弟:“建東呢,嫂子,他的成績出來了嗎?”

沈建東有自知之明:“我肯定冇考上,你不用問嫂子了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