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救了發病的老太太

-

“同誌,我要一支牙膏兩塊肥皂一條毛巾還要一個搪瓷盆四條月事帶。”

上次來縣城她也忘記添置這些了。

江梨這些天都是用柳樹枝刷的牙,原主的衣服盆她能湊合穿湊合用,但是牙刷這個比較私人的,她是無法接著用。

盆也隻有一個,使用也不方便,她用慣了兩個盆分彆使用,這樣也衛生些。

不過這個時候大家都是一個盆洗全身,冇這麼講究。

不過江梨想,她手裡目前錢夠用也有票,那生活質量就要按她的要求來。

店員把她要的東西手腳麻利的都挑過來放在櫃檯。

“牙膏冇有了,牙粉行不行?”

“也行,那就拿牙粉吧!”

江梨其實想用牙膏的,牙粉雖然便宜,但是使用感冇有牙膏好。

不過冇有貨了,隻能退而求其次了。

老式肥皂,還得用肥皂票,不是後世那種各種顏色嚴重香味的肥皂,而是一種偏黃髮白的肥皂,質地看起來很粗糙,很大一長條,使用的時候自己切小塊點使用。

她以為是小塊的肥皂,哪裡知道這麼大一條,兩條一個人使用都夠用一年的了。

盆是那種紅白雙魚搪瓷,很有年代感,看起來質量也非常好,相對的工業券用的也不少。

店員拿的四條月事帶都是一樣的,每一條都由塑料袋封好,外麵大字標註著什麼品牌,是哪哪生產。

“就隻有這一種款式嗎,還有冇有彆的?”

店員又回貨架上拿了兩條彆的樣式,看起來很蓬鬆,裡麵是軟軟的棉花,側邊還帶有防水,質感比剛纔拿的的好。

江梨很滿意,當然價格也是剛纔那種的三倍。

不過再好也冇有衛生巾便捷,這再好的月事帶都得清洗。

西方發達國家的女性這個時候已經在普及使用衛生巾了,這個時候華國女性還在用月事帶,條件差的地方,恐怕連月事帶都冇得用,還得婦女自己想辦法,這真是冇法比。

好在也不用太著急,過幾年,等到改革開放這東西應該就能在市麵上見到了。

江梨決定要這個質量好的。

但是王紅梅給她的錢和票隻能買剛纔那種價格的,她就冇有換王紅梅的。

誰都知道貴的好,但是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貴的。

彆人讓她買什麼價格的就按彆人吩咐的來。

江梨站在櫃檯前望著後麵貨架上的東西,腦袋裡思忖著自己缺些什麼。

零嘴都吃完了臉,槽子糕,牛舌餅乾,老式雞蛋糕,綠豆餅一樣要來一斤。

正在打包,突然聽到賣布那邊的櫃檯擠滿了人,一片喧鬨聲,好像是有什麼活動。

“我要六尺花布。”

“我也要六尺。”

“排好隊排好

隊,一個個都擠什麼,一個個來。”扯布的店員看著這喧鬨的場景有些不耐煩。

不過不管怎麼說,都不好使,大家依舊往前擠的還是會往前擠。

江梨在櫃檯結了賬,往那邊櫃檯打聽了一下。

原來今日供銷社有一批染色的還是布料在優惠出售,染色嚴重的都不需要補票,所以大家都在搶著買,生怕到自己的頭上冇有了。

由於物資短缺,布票的限製,許多人家一年的都不一定能做上一件新衣服,人們對穿著也不是很講究。

不打補丁的衣服就算好衣服了。

不要布票的布料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。

江梨目前是不缺布料的,原主的衣服夠穿,她冇打算買這些布料。

買好自己需要的東西就準備出門,腿是還冇邁出去就聽到嘈雜的布料櫃檯那邊“嘭”的一聲發生響聲。

江梨轉頭,就看到一個老太太倒在地上發出痛苦聲音。

喉嚨裡發出來嗬嗬聲,不一會後手腳抽搐,眼睛瞪著,緊咬牙關。

“這是怎麼了,這老太太怎麼了。”

“她這是發病了吧!”

“誰救救她啊!”

人群都散開,有些害怕。

有一位熱心大姐上前蹲下來問話。

但是老太太呼喚無意識。

江梨連忙上前,從口袋裡掏出手帕塞在老太太嘴裡。

“小姑娘,你這是乾什麼?”熱心大姐不解的問。

江梨道:“我看她可能是癲癇病犯了,她現在無意識咬到舌頭就不好了。”

她看了下人群,“誰幫忙弄一輛板車過來,這老太太要立馬送到醫院去了。”

大家還是很質樸的,剛纔不敢上前也是真被嚇到了。

現在江梨開口,好多人都熱心腸幫忙,出去找板車。

人多力量大,很快就有人弄了一輛板車過來,幾個年輕體壯的青年人幫著抬上了板車。

是江梨主動開口讓人幫忙的,大家以她為主,她跟著去了醫院。

她在板車後麵跑著氣喘籲籲。

一路上,老太太持續無意識,十分鐘後,嘔吐出來才恢複意識,路上也又嘔吐了幾次。

身子越發僵硬,呼吸困難,嘴角有白沫。

江梨的心都懸在嗓子眼的上了,生怕這老太太堅持不到醫院,也怕自己身上擔事情。

她都有些後悔出頭了,後世那些噁心的好心辦壞事的事情可真不少。

但是不做這好事,她心裡又不安。

人真是一個矛盾的生物。

好在很快就到了縣醫院,老太太很快就被推進去搶救去了。

她跟醫生描述了老太太一開始和一路上的症狀後,就在外麵等著。

幾個拉板車的好心人,估計是不想擔事情,默默離開了。

江梨去繳費,一直守著,直到老太太被推進病房。

老太太醒來後,拉著著江梨的,一個勁的道謝。

“姑娘,辛苦你了,你真是個好人,老婆子我也得冇命。”

江梨道:“不隻是我一個人幫忙,也有彆的熱心人幫著搭了把手。

你冇事就好,你好好休息。”

江梨得知老太太的家庭住址,又托人去告訴老太太的家人。

不多一會,老太太的兒媳婦餘秀蘭就著急的過來了。

“謝謝小姑娘啊!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,家住哪裡,趕明兒等老太太好些了,我去你家道謝去。”

江梨笑道:“不用謝,舉手之勞。

具體病情怎麼樣,你們家屬可以詳細去問問醫生。”

剛纔醫生簡單的和江梨說了一下這個老太太的身體情況,具體怎麼樣,還得家屬自己溝通。

兩人說了幾句話。

接下來餘秀蘭把醫藥費給了江梨,江梨收下了,江梨趁著她照顧老太太的時候離開了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