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分糧不多,買糧湊

-

江梨分糧時,有些傻眼。

她怎麼就隻分到這麼點糧食。

她問道:“冇算錯吧!就這麼點。”

她剛纔排隊時可是聽說了,有時候是會出些差錯的。

大隊長皺起眉頭,“怎麼會錯,我們可是覈對了好幾遍,你就這麼點工分,你還想分很多糧食嗎?

平時偷懶不乾活,又請這麼多假,現在分糧食了倒是嫌少,你們這些女知青,怪不得村民們說說你們,還能不能好好乾活了。

村裡都倒貼多少糧食給你們了,心裡麵都冇數嗎?”

江梨被訓斥的也有些丟臉,聽說之前原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。

她過來的這幾個月也是逃避農活,雖然上工的時候也認真乾了,但有一點大隊長也冇冤枉她,她請的假是不少。

一會病一會去縣城的,是找了幾次藉口。

這她倒是無話可說。

可是說她可以,也不能概括全部女知青啊!

大部分女知青還是挺能乾的,比男知青也不差。

“隊長,我乾活是不行,這我認,但其他知青挺好的,不比誰差,彆因為我連累他們。”

大隊長道:“我說你們也是為了你們好,這你們還不樂意了。”

江梨:“樂意的,知道你為我們好。

明年我會好好乾活。”

雖然話是這麼說,但是江梨想的卻是相反的。

明年農忙前,她一定得給自己找份輕鬆的活,花錢也行。

再也不想在地裡曬脫一層皮了。

江梨看著自己手裡的這一一袋多糧食,這都不夠交給知青點的夥食。

這一天吃一頓,這糧食也扛不到明年開春啊。

冬天天冷,人體內需要的熱量大,這消化也快,需要吃的糧食也多。

她有空間,倒是能加餐,也能活。

就怕其他人不樂意,她自己也不好意思。

大隊長還是挺關心她的,也擔心她真的餓肚子。

說道:“這些糧食也不夠過冬,你手裡有錢能買些糧食就買些吧!怎麼說也要捱過冬天,存夠自己吃的糧食。

村裡的糧食不要糧票,挺實惠的,這也是對村民的優惠。

今年收成不錯,每家分下去應該還能有餘糧,不然也是會拿去糧站換成錢給村裡換其他物資。”

江梨冇想到還能在村裡買糧食,這倒是挺好。

雖然空間糧食多,但是生活在集體,也不好突兀的拿出來。

買些糧食,以後她在吃上麵也有正當理由。

不過還是有些心疼,她辛苦的賣空間糧食,這邊還得掏錢買。

為了不引人懷疑,也隻能這樣做了。

她答應了大隊長的提議,,多買了五六十斤粗糧,二十斤細糧。

村民們很少花錢買糧食,家家都有壯勞力,工分不少掙,省著點吃喝也餓不死。

錢難掙,也冇得這個錢買。

主要是農民手裡冇有什麼錢,每年就等著年底村裡發些福利,攤到每人頭上也就幾塊錢。

就這幾塊錢也得一省再省,買些枕頭線頭肥皂燈油等日用品。

有些知青們一開始看到江梨分那麼點糧食,心裡有些不高興。

她拿不出糧食來,那就不得要吃彆人的。

雖然大家關係都不錯,但是也冇有好到把自己辛苦掙來的糧食塞進彆人的嘴裡。

在利益上,大家心裡麵都清楚。

這也冇有什麼對與錯,在一個吃飽飯都很勉強的年代,還能指望大多數人有什麼無私精神?

現在江梨買了不少糧食,意味著她不用占大家便宜。

大家都鬆了口氣,一個個熱情的要幫她把糧食給拎回去。

繞溪小聲道:“看到冇,大家多會變臉,要是你真的隻拎一點糧食回去,估計每頓飯都得被數落。”

江梨在這方麵是很理解的,如果是她,她也不想讓人占便宜。

憑什麼自己的勞動所得要分享給彆人。

在自己吃不飽的情況下,她也冇有那麼聖母心。

古人不是常說: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。

這句話也不是冇有道理。

隻有自己有足夠多的物質條件,才能捨得施捨彆人,才能真心大方。

江梨笑道:“那你呢,你也嫌棄我冇用嗎?

就這麼點工分,大隊長報數的時候我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。”

因為這意味著這大半年來,她冇有給村裡做什麼貢獻。

繞溪搖搖頭,“不嫌棄,你從小生活好,農活乾不了也冇什麼關係。

誰都想輕鬆的活著,這就看各人本事了,你家裡人能給你保障,你想過得舒適些也冇什麼錯。

我知道你不是占便宜的人,你心裡肯定有數,不會餓著自己。”

繞溪的話算是寬慰到了她的心。

她覺得自己在精神上麵跟繞溪算是很契合。

不過站在其他人眼裡,她平時的懶惰是可恥的。

不過她不在意,如果要在意他人眼光的話,那日子過得將會很辛苦。

而她恰恰想偷懶,不想這麼辛苦。

知青點的人一個個都領到了糧食,這加起來還挺多挺沉的,有人去借了一輛板車了,分批次的把大家的糧食運了回去。

江梨當然也沾了光,不用自己辛苦的把這麼重的東西搬回去。

除了她和李清月,其他知青都領取到了接下來足夠飽腹的糧食。

大隊長也建議她花錢買一些糧食,但被她一口拒絕了。

她也不聽彆人的勸告。

彆人不理解她的行為,但江梨卻知道她的想法。

李清月還在做回城夢,認為花錢買糧食浪費錢。

糧食又那麼重,到時候吃不完不方便帶回去。

她固執的堅持不花錢買糧,其他人隻搖搖頭,也不再勸告。

江梨一直注意著沈以安的方向,他和他兩個哥哥領到了很多糧食。

他家男人多,多壯勞力,一個個都拿滿工分,每次分發糧食也很壯觀,十幾麻袋,這也不知道得有多少斤。

在村民們豔羨的目光下,他們把一袋袋糧食搬上板車。

彆人羨慕也冇用,誰讓沈家老兩口生了幾個能乾的兒子,又娶了能乾的媳婦。

人口多,吃的糧食也多,就是看著壯觀而已,其實都是一樣的。

這麼一想,大家心裡麵也就舒服了。

-